睡眠質素對幼童身心發展的重要性

 

影響睡眠質素礙腦部額葉發育

【明報專訊】幼童腦部在5歲前快速發育,有腦內科教授指出,外來因素阻礙發育,會對腦功能產生永久性損害。另有兒科醫生表示,睡前使用電子產品會減少腦部荷爾蒙分泌,影響腦部額葉發育及自制力等功能,有增加學童患過度活躍症的風險。

減少褪黑色素分泌

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牀副教授葉栢強表示,學童睡前使用電子產品,腦部會減少分泌調節生理時鐘的褪黑色素,影響睡眠質素及腦部額葉發育,額葉負責管理人的判斷力、自制力及邏輯能力等,若上述功能受到影響,會增加學童患過度活躍症的風險,即學童專注力較低、行為較衝動等。

港大內科學系腦內科教授張德輝指出,兒童的腦部在5歲前急速發育,其中額葉的功能特別發達,若受到外來因素如睡眠不足的影響,會造成永久性的損害。

對於使用電子產品增加過度活躍症的風險,張德輝表示現時醫學界未能確定兩者的具體關係,就如先有雞還是有雞蛋的問題。他解釋,不少患有過度活躍症的兒童,不喜歡與人溝通,而電子遊戲較能吸引其注意力,部分人讀書時會以電子產品作輔助,亦是兒童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長的原因之一,但不代表使用電子產品多引致兒童患過度活躍症。

 

六成受訪兒童感快樂 青少年缺睡眠較不快樂

2017年04月01日(六) 16:11

香港小童群益會上月進行調查,結果顯示60%兒童感到快樂,較去年上升2.9%。(黃凱翎攝)
1/2

香港小童群益會上月訪問1068名6至17歲兒童及381名幼稚園學生家長,結果顯示60%兒童感到快樂,較去年上升二點九個百分點,然而15至17歲兒童的快樂比例及平均分數都較去年下跌,快樂比例下降約十二個百分點,平均分數下降約零點六個百分點,而6至14歲兒童的快樂比例則較去年上升。該會指出,調查結果顯示睡眠與快樂有關,而心理壓力是導致睡眠不佳的重要原因,建議兒童,尤其15至17歲青少年要有足夠睡眠,並多做運動,減低焦慮。

調查結果亦顯示,對快樂感到一半一半的兒童有29.6%,較去年少二點五個百分點,另外,10.4%兒童感到不快樂,較去年下降零點四個百分點。

調查亦發現,良好的睡眠質素是兒童快樂的重要元素,每晚睡11至12小時的兒童最快樂,睡眠7小時以下及12小時以上的兒童快樂程度較低。

根據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的建議,3至5歲兒童需要睡10至13小時,6至13歲兒童要睡9至11小時,14至17歲青少年要睡8至10小時。惟調查結果顯示,兒童一般缺少睡眠1至2小時,以青少年較嚴重,12至17歲青少年遲睡比例逾5成。

該會執行委員會委員葉柏強醫生表示,其中一個大腦腦神經傳遞物質是血清素,其水平會影響情緒。研究指出,睡眠不足會影響物質水平,出現情緒毛病及減低快樂。他亦指出,幼稚園生如睡眠不足,其在學準備及行為等會受影響,亦有較大過度活躍症風險。

該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吳彥明醫生建議,家長多與子女聊天以助減壓,亦不要讓子女太忙碌,參加一至兩個興趣班便足夠,兒童則應多做運動。

葉柏強醫生(左)指出,幼稚園生如睡眠不足,其在學準備及行為等會受影響,亦有較大過度活躍症風險。(黃凱翎攝)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